液流储能科技:125kW大功率电堆解锁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百兆瓦时代
双碳背景之下,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等问题驱动着长时储能需求日益增长。全钒液流电池以其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可深度充放电等独特优势,成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优选技术路径。
■ 液流储能科技电堆自动化生产线
电堆被称作是液流电池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传统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功率普遍在50kW以内,在面对大规模储能需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近一年来,液流电池储能市场电堆产品技术迭代明显加快,在功率、效率、体积等关键指标上实现了显著突破,其中就包括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125kW高功率电堆及800kW标准化储能系统,在液流电池领域,仅有4家企业推出了超百千瓦电堆。
■ 125kW大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电堆
产品链接:解锁“能量密码”:125kW大功率电堆
800kW标准化储能单舱功率行业首次突破1MW容量极限,较传统500kW级系统扩容一倍,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更高的功率输出。
■ 800kW标准化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液流电池电堆由单节电池堆叠而成,堆叠过程中,需要解决旁路电流对电堆效率的影响,以及公共流道在低压损高流速下电解液分配不均的问题。
液流储能科技基于完备的研发流程,采用集成旁路电流抑制技术,结合高效率循环泵、低流阻管路系统等创新设计,系统RTE突破70%,其灵活的可扩展性支持2-20小时以上的储能时长,通过模块化组合可实现100MW+的大型储能解决方案。
无论是在偏远地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中,还是在城市中的大型储能电站,125kW大功率电堆都能通过模块化组合,满足多样化的储能需求,显著降低度电成本。
还有,125kW大功率电堆的产业化进程将推动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向大功率、高集成、低成本方向加速演进。
随着该项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规模的扩大,全钒液流电池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成为该赛道迈向百兆瓦时代的关键驱动力。
成立于2022年的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落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覆盖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储能电站设计、建设与运维、系统回收及融资租赁,旨在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绿色、安全、长时、经济的储能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团队由国家能源领域领军人才领衔组建,成员涵盖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化物所等顶尖学术机构的博士人才,依托北京、潍坊双研发中心及四大专业技术平台,形成覆盖先进传导膜材料、高性能电解液、电堆及系统集成的完整技术体系,已获核心发明专利50余项。
液流储能科技以研发实力筑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山东、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地构建起“电 堆-电解液-系统集成 ”三位一体智造基地。已建成四条电堆自动化生产线,16kW、45kW、125kW 系列电堆已量产,并自主研发多套kW 级、MW级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应用涵盖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以及工商业储能等领域。
液流储能科技高度重视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山东海化、五江集团联合开发优质钒资源,并携手化工巨头山东海化在行业内首创短流程连续化电解液生产工艺,实现盐酸基、混酸基及硫酸基电解液工业化量产,一期已实现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年产能60000m³。通过源头开发、材料升级与全流程技术工艺的精细控制,液流储能科技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 液流储能科技电解液连续化生产线
液流储能科技的产业实践同样值得关注。成立三年间,已为国家电投、华电国际、中核集团、阳光电源等新能源龙头企业提供了高价值、更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其基于盐酸基电解液开发的500k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 及“ 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验证了其技术先进性与品质可靠性。
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风口,液流储能科技在未来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链升级与产业生态构建,为储能行业树立技术与商业化的双重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