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洪江一行来访考察
06-03
近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洪江一行到访公司液流储能项目参观考察,就液流储能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落地通辽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天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博、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晓昊、副总经理孙杨东陪同考察。
座谈中,液流储能公司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储能技术研发方向和技术优势,并对当前市场各类电池的优缺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液流储能公司作为研发、制造、集成、运维多维度布局发展的科技公司,紧跟国际行业趋势,瞄准全钒、铁铬液流储能市场,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具备技术产品迭代的核心能力,全力支持通辽储能产业发展,争取实现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王洪江书记表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还需搭上新能源这班列车,通辽政府全力支持落地液流储能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希望双方对储能产业园规划尽快商议初步方案,鼓励液流储能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参与当地增量配电网项目建设。
液流储能公司应邀赴内蒙古通辽市进行实地考察
05-20
5月18日,应内蒙古通辽市邀请,国核投资有限公司王英智总经理、 天恩能源有限公司王博董事长一行赴通辽市进行实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宪东亲切会见考察组一行,并就液流储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地事宜进行交流,希望此次到访可以对通辽及周边开发区做好调研,液流储能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尽快落地。
随后,考察组分别前往科尔沁区、开发区、扎鲁特旗对当地重点企业、内陆港、保税区、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等项目进行考察。通辽市区域经济合作局局长张胜利陪同考察并召开座谈会。
会上,张胜利局长介绍说,今年3月份自治区政府结合实际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市场主导多元发展、创新引领规模带动、规范管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指导推动自治区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出台,将为液流储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持。通辽市提供“项目管家”式的优质服务,共同推进项目落地,携手共赢。
王英智总经理表示,通辽战略地位重要、投资环境优越、发展前景广阔,对投资兴业有着十足信心。王博董事长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对通辽的总体环境和产业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根据实际情况拿出具体方案,通过液流储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与通辽展开深入合作。
液流储能产业项目四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04-29
4月27日上午,我司与通辽市政府、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核投资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线上签约仪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就本次签约仪式进行了讲话,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永刚、发展部副总经理王俊杰,国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智,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瑾、副总经理郑晓昊等人分别在北京、山东分会场参加线上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签约四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平台、资源、资金、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共建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及共享储能示范项目,积极打造全球领先的储能高端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集群,合力将液流储能产业打造成通辽市特色优势产业。四方还将在通辽市及其辐射区域内推广共享液流储能示范项目,不断扩大应用场景,共同推动独立储能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储能+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不断推动通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休戚与共、并肩合作的伙伴,签约各方将精心组织项目实施。未来,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通辽市政府、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核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地方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谱写共赢发展新篇章。
通辽市政府办、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办、国资委、区域经济合作局、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驻京联络处、能源局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线上签约仪式。
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赴包头对接洽谈年产百万方电解液项目
04-24
4月20日,在国家电投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天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博、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冲一行5人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对接洽谈储能项目合作事宜,高质量快速推进项目落地。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主持洽谈会,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市政府秘书长汪占元、昆区区长田洪成、达茂旗旗长石钟琴、市发改委主任刘永明、市工信局局长强嶽等领导参加了洽谈会。
会上,围绕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年产百万方钒电解液、铁铬电解液项目,新能源建设配备共享储能项目及本地含钒废钢渣处理、铬铁资源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以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共享储能项目、电解液生产项目等为纽带,进行新能源储能多元化投入,多样化储能上下游产业链条布局。双方将以液流储能示范项目为点,以电解液生产项目、含钒废钢渣综合利用等相关项目为面,多角度展开战略合作。
经细致洽谈,液流储能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和认可,并立刻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无缝对接,开展项目前期实施,包括到达茂旗地区进行落地选址调研、产业落地需求指标、相关资源对接、实施方案、战略合作模式等具体工作,推动液流储能相关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实现合作共赢。
下一步,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在包头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一周内完成框架协议签署,加强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对接,集中力量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做大事、办实事,争做新型液流电池储能行业的标杆和示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与天恩能源在北京洽谈合作
04-18
4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带队在北京会见天恩能源董事长王博、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杨东一行,双方围绕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进液流电池装备制造园区项目进行了座谈交流。
孟宪东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情况进行了介绍。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就液流电池技术、自动化生产工艺、全产业配套及新能源项目等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孟宪东书记表示,当前通辽市正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机遇众多,十分欢迎天恩能源及其子公司在当地产业落地,找准找实契合点,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努力推动实现共赢发展。王博董事长表示,近期将组队深入通辽开展实地考察、全力推动双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努力实现地企携手发展、互利共赢。
部分文字及照片源自:
通辽日报《孟宪东带队赴北京对接洽谈项目》
山东肥城:废弃盐穴建成国内首个百兆瓦级调峰电站
06-16
尽管烈日炎炎,在山东省肥城经济开发区,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设,投资16亿元建设规模310MW的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目前膨胀机、压缩机和换热系统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30万m³盐穴改造、35KV输配电线路建设,预计下半年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
肥城境内岩盐、石膏、花岗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肥城经济开发区,其中已探明储量岩盐50.2亿吨。目前,山东信发集团、天津渤化集团、山东盐业总公司先后落户肥城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了3家大型制盐企业,年制盐规模突破700万吨,山东信发集团真空制盐的年产量就达到500万吨。
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吃干榨净”的时候,永续发展必须“另辟蹊径”。近年来,肥城经开区对资源性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精挑细选”,有些项目被重新“打包”,有些被拒之“门外”。针对有些深达上千米的地下盐穴,肥城经开区两年多来聚焦的“目光”始终没有转移,下决心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落地建设的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成为肥城经开区延伸盐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制盐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开篇巨作”。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列入全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通过纯物理过程,进行空气压缩储能,不产生任何污染,100MW项目技术转化率可达到70%以上。”据肥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步文介绍,项目采用的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系统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团队研发,是国际领先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集成系统;水平联通井盐穴利用技术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院士团队研发,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盐链”延伸,带动转型。该项目不仅带动了盐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还能用于储能、储气、储氢。目前,山东国惠集团计划投资49.95亿元、总库容10亿m³的盐穴储气库群已完成前期测试,一期3.2亿m³的盐穴实验储气库即将开工建设。
据了解,压缩空气储能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可实现电网内循环,是替代火力发电,实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手段,将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目前,项目正在建设10MW示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发电量近33亿千瓦时,销售收入约20亿元,利润5.2亿元。